4LZXmYkBXLLQpW5G0D111A  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吳若權的一篇文章"梁山伯逼死祝英台",讓我頗有同感,對梁祝的浪漫故事有了不同的解讀,也更能以現代女性的想法看這個美麗淒涼的故事...
一直覺得光緒與珍妃的愛情可以媲美梁祝,也許有人認為(我也曾癡想過)失去珍妃的光緒為什麼還能活著,難道不該尋死嗎?其實以光緒一國之尊,他要考慮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如果當時他選擇自殺也許後世人會給他一個癡情皇帝的評價,但會讓更多喜歡歷史的人對他不諒解,也還好光緒沒有作出這樣的選擇,其實人活著思念一個過世的人更是精神折磨,光緒在往後的八年也的確作到對珍妃感情的忠貞,這在宮女談往錄一書也有詳細的描述,相信光緒那八年是相當痛苦的,活著未嘗不也是折磨...

吳若權以現代人視點寫到...即使女友結婚,新郎不是我,也該送上真心的祝福,讓她沒有牽掛.紅包沒來,還送條吐滿鮮血的手帕,這不是要逼死人嗎?

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歷久不衰,睽違四十年之後以舞台劇的形式捲土重來,讓中老年觀眾們在重溫舊夢的同時,也再度思考自己感情與婚姻的價值.
當年,為了祝英台殉情而感動得哭到死去活來的小女孩長大了,重看梁山伯與祝英台舞台劇,有所領悟地說"即使她勉強嫁給梁山伯也未必幸福"畢竟兩個人的家庭背景相去甚遠,人生價值觀也大不相同,祝英台被視為驕縱任性,但事實上是平反女權的行徑,不見得能見容於她和梁山伯的婚姻裡.
除此之外,五.六年級的女生( 佩君按:此為台灣指現今二十至三十幾歲的女性)甚至還發出驚人之語"梁山伯不但沒有經濟能力,身體又差,怎麼能幸福?不如嫁給馬文才,雖然人醜又花,但至少一生不愁吃穿"乍聽此言,我看到的並非現代女性對財務的現實,而是她們對幸福的務實.
幸福不是"你愛我,我愛你"就可以成就的事業,兩人在一起,有很多客觀的問題,必須一一克服及解決.(以下簡略...)
從戲劇的觀點來說,祝英台在哭墳時殉情的確是悲愴感人.但回溯到當時的社會條件,即使祝英台擁有形勢比人強的女性意識,有意掌握自己的生命走向,在眾多選擇方案中,她只能視死如歸.
所謂眾多選擇方案中,包含:堅決不上花轎陪伴父母終老.忍受委屈下嫁馬文才.離家出走遠赴他鄉重新開創幸福人生.避走觀音廟落髮為尼...以她的聰明和機智應該可以選擇其他方式紀念她和梁山伯的一段情,但為什麼到最後只能一死百了.灰飛湮滅?
老實說,祝英台的EQ顯然比梁山伯好很多,她知道父親答應馬家提親後,在樓台會中要求梁山伯以兄妹相稱,並提議放下婚姻談友愛,但被梁山伯一口回絕.經不起打擊而重病的梁山伯臨終之前竟交代書僮四九將吐滿鮮血的手帕交給正在披嫁衣的祝英台,還要教人一見羅帕如見故人.
梁兄真是言重了!即使女友結婚,新郎不是我,也該送上真心的祝福,讓她沒有牽掛.紅包沒來,還送條吐滿鮮血的手帕,這不是要逼死人嗎?
傳統的社會中,多半歌誦女性對愛忠貞,很少讚揚男人為愛癡情,梁祝的故事算是例外.但男人癡情的代價很高,硬是要女性活不下去.明明還有很多選擇的祝英台,若不選擇在墳前自盡, 好像太對不起梁山伯,這個沉重的責任道義,是梁山伯一手託付的.
他用愛不到妳,我就死給妳看的包袱,讓聰明絕頂的祝英台,終於也作了活下去也沒有意思的傻事...

圖為經典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劇照

凌波飾演梁山伯樂蒂飾演祝英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ichunaki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